游客
题文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C.宋代采取均田与限田的措施 D.宋代“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春秋时期,直接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因素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各国税制改革 D.战争的影响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