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载:“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
| C.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
| D.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
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
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
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 A.①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
|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
|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
|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
|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
| C.否定科举制度 |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
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