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
|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
|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一规定
| A.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 C.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 |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是由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
|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对一场战争的叙述。这场战争是
| A.护国运动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纪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政治、法律,都是掠夺底工具……”。持上述观点的应当是
| A.康有为 | B.孙中山 | C.胡适 | D.陈独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