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农时 | B.因地制宜 | C.精耕细作 | D.男耕女织 |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
唐代经济学家陆蛰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 | 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 |
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 | D.明清实行“田赋征银” |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路(行政单位) |
贡绢州数 |
该路州数 |
贡绢州所占比例 |
河北东西路 |
29 |
38 |
76.3% |
京东东西路 |
12 |
19 |
63.2% |
京畿、京西北路 |
8 |
11 |
72.7% |
小计 |
49 |
68 |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