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到1956年“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对其发展历程理解正确的是( )
| A.企业创始于明末清初 |
| B.清末实现规模化生产 |
| C.三大改造中形成集体经济 |
| D.以赎买方式完成公私合营 |
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 A.中书省 | B.中书门下 | C.内阁 | D.军机处 |
《明代政治史》中记载:“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审批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造成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 |
| B.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 C.明初社会矛盾激化,政务繁忙 |
| D.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
|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
|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
|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870年)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古代中国社会没有世袭等级 |
| B.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 |
| C.科举制是较为公开的选官制度 |
| D.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
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 | B.保证列侯利益 |
| C.加强中央集权 | D.笼络王侯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