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对“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
B.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
D.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甲区域如今面临常规能源枯竭,乙区域长期缺乏常规能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冬季雪灾频发 |
B.甲区域沼泽广布,有季节性冻土分布 |
C.乙区域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形平坦 |
D.乙区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
下列关于解决两地区能源不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甲区域大力开发地热能、沼气 |
B.甲区域从俄罗斯输入石油,铺设输油管道 |
C.乙区域利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能源 |
D.乙区域发展风能、潮汐能 |
下列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a、b、c、d四组曲线依次代表的是
A.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 |
B.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
C.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 |
D.7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例 |
有关该城市2000年到2010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B.距市中心3 km内2000年工业用地比例大于2010年 |
C.距市中心I km内常住人口密度2010年高于2000年 |
D.2010年土地价格的高低变化与2000年相比受交通影响减弱 |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
A.人口老龄化速度 | B.劳动力的规模 |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 D.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 |
甲、乙两图分别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完成下列各题。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坡⑤自然带的形成是因为深居内陆 |
B.乙坡山麓⑦自然带的形成是受盛行西风影响 |
C.乙坡山麓⑤⑥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甲坡①自然带受地形影响南北狭长 |
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 | B.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 |
C.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 | D.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
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 | B.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 |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 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