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 B.基因b C.基因c D.基因d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马铃薯块茎埋入潮湿的土壤中发育成完整幼苗的过程不涉及()

A.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四分体的形成
C.细胞衰老、凋亡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为了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的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的含量将增加

调查某豌豆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性状占50%,其余均为乙性状。若分别取足够多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甲性状相对于乙性状为隐性
B.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C.采用样方法调查这两种性状所占比例,即可推断基因型比例
D.该种群杂合子占25%,且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