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 L 0.5 mol·L-1NaOH溶液吸收0.4 mol CO2,所以溶液中的CO和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3∶1 | B.1∶2 | C.2∶3 | D.1∶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B.0.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
C.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
D.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
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 |
C.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恢复原色 |
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相同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气体,且起始时体积相同。发生反应:2NO2(g) N2O4 (g)△H<0。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甲<乙 |
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与乙相等 |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NO2) |
D.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 |
C.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说明该溶液中FeCl2已全部被氧化 | |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常温下,对pH=10的NaHCO3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正确的是
A.c(CO32—)>c(H2CO3) |
B.c(Na+)>c(HCO3—)>c(OH―)>c(H+) |
C.c(Na+)+c(H+)=c(HCO3—)+c(CO32—)+c(OH―) |
D.c(Na+)=c(HCO3—)+c(CO32—)+c(H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