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传统文化中国行”2014年9月16日在京启动。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议,有效推进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开展“传统文化中国行”公益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写出两项值得我们传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一种特别有意 思的现象,叫“晒工资”。就是人们把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工资条在网上公开,通过对比看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表达增加工资收入的愿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是一届全国人大三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是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蛋糕”分的合理,会促进社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这与我国的什么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2)你认为分好“蛋糕”有什么好处?
(3)材料中说,“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请回答,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55个少数民族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生动实践,向世界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的厚重、坚实与珍贵。某校贯彻上级有关部门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活动。要求作为某中学学生部宣传部长的你准备材料。
(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们应遵循什么原则?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社情民意”、“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一大亮点。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收入分配、楼市调控、医疗改革、就业难题、户籍改革、养老保障等民意期待的问题都一一回应,并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请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1年7月1日,是党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年的沧桑岁月,绘就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时代赞歌。党啊,亲爱的母亲!我为您而激动,为您而自豪。
请回答:
(1)旗帜就是方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什么?
(2)列举党和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至少四条)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包括哪些?(答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