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⑤ |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
C.先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后形成断层 |
D.东非大裂谷与M地的地质构造相同 |
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
A.a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
B.c河段附近地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
C.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
D.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1.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0N B.21.50S C.450N D.450S
若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四级 | B.三级 | C.二级 | D.一级 |
关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最大值 |
B.在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
C.同一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
D.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这段时间内,北半球中纬度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延长 |
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据图判断:四城市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是
读下图,完成:
1.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
A.① B.④ C.②③ D.②④
2.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