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这说明,戴高乐()
A.力图援助希腊,振兴经济 | B.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
C.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 D.反对欧洲走向联合 |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做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由此可见()
A.民族独立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
B.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埃及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
C.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迅速发展 |
D.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政治民主化进程 |
这幅漫画讽喻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
A.颁布《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
B.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
C.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衡 |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 |
欧洲某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属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是()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 |
B |
1949年,开国大典 |
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 |
C |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D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