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
1520 |
1600 |
1670 |
1700 |
1750 |
1801 |
1851 |
|
|
8.25 |
13.5 |
17.0 |
21.0 |
27.5 |
51.0 |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6分)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4分)
(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5分)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之句。陆游的诗句描述了当时怎样的局势?这种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更加完善,示意图如右。请说明其作用。
张传玺主编的《中华文明史》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破坏,也有贡献,破坏主要表现为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人口散亡。依据此后的历史发展,你认为这一时期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
2.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阅读下边地图,依据地图说明秦朝到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此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认为;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较强,故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从元代开始,中央任意将自然环境和文化认同差异明显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据政权出现。但难以形成独立经济体,不利于地方发展经济。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元代前后中央政府在划分地方行政区的原则上有何不同。分析这种变化的利弊。
(3)清代是如何划分行政区的?有什么意义?
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2)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
材料三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3)材料中反映我国明朝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材料四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4)材料二中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有什么特点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謇的企业在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六科技的进步是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的关键因素。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方面各起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材料七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7)材料七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8)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