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困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
| 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
|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
| 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
|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
|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
|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
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悄绪的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
|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
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
| A.伊凡四世 | B.彼得一世 | C.亚历山大一世 | D.亚历山大二世 |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下列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 A.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
| B.1861年和1905年俄国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
| C.1861年改革完成了1905年革命的任务 |
| D.1861年改革与1905年革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