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在太平天国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太平天国政府。英国的上述做法是因为

A.太平天国和英国的宗教信仰相似
B.英国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
D.英国要与太平天国维持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