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
|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
|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
|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哪一思想内涵一致
| A.维新思想 | B.三民主义 | C.新文化运动 | D.三个代表 |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
| C.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D.节制资本 |
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
|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反抗外来侵略 | D.救亡图存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