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人民日报》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发生在( )
| A.1953年 | B.1958年 | C.1962年 | D.1979年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国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 |
|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
| C.中共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
| D.指导思想犯了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下边照片反映了1953~1956年中国农村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就是( )
| A.土地改革 |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