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斯大林在1943年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斯大林的“坟上”的原因不包括
A.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
B.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对农民取多予寡 |
C.侧重指导性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引导 |
D.实行单一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某杂志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此时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
②是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结果
③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表反映的是某些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人均粮食产 量(千克) |
人均肉类产 量(千克) |
1928—1929年 |
470 |
35 |
1930—1932年 |
460 |
20—25 |
1933—1937年 |
440—1450 |
15—20 |
1938—1940年 |
420—-430 |
25 |
A.“大肃反”波及经济领域 B.农业为工业化交纳“贡税”
C.西方对苏联实施经济封锁 D.苏联经济孤立于世界市场
1922年,苏俄政府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与此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斯大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