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B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C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D |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当前,世界形势出现了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国际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等情况。这些表明(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世界形势总的趋势走向缓和 |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表中数据直接体现了( )。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1979年 |
1980~1989年 |
1990年以后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政治集团化D.世界多极化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当代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变化情况,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到三足鼎立 |
B.美、日、欧之间竞争激烈 |
C.西欧到欧盟体现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
D.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题是和平与稳定 |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
C.企业之间的联合 |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
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反映出的问题是( )。
A.美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拥有对世界金融的支配特权 |
B.华盛顿是世界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 |
C.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最大 |
D.美国代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