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
A.唐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
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有这样的字样:“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
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
等。从广告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有: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广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研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个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民间着手进行
分析,比如民间的商业生产、贸易、礼仪、生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此,你的认识
是
A.可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间各行业的发展 |
B.不可行,这些方面不能较全面地展示明朝的民间生活 |
C.可行,这些方面的资料丰富且真实性较强 |
D.不可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经济政策 |
该图是人们形象化了的赵公明,传说是凶神,明朝时一改令人厌恶、恐怖的面目,
戴上了“财神”的头衔而备受供奉。赵公明身份的变化说明了当时
A.封建迷信思想的泛滥 | B.纲常礼教的没落 |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
《南齐书》记载:“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材料中所说的“草市”
应理解为
A.卖马的场所 |
B.卖马草的场所 |
C.官府设置的固定市场 |
D.民间集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