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洋行四处派人收购苏南地区的生丝。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

A.官督商办的洋务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位于北京南端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明清皇帝到天坛祭天,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D.朱熹的“天理”学说

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合适在“‚”处填入的内容是

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证件上化名是伊万诺夫。当时颁发此证的俄国政府是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

布罗代尔说:“十八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