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 商品内容 |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 |
糖、烟草、玉米 |
奴隶 |
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以下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青论,其中
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
|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
|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
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注:图中文字为“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
| 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
|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
|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 A.顺治时期 | B.康熙时期 | C.雍正时期 | D.乾隆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