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直接选举能直接反映民意,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村干部可以有乡镇政府制定或委派
④是要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我国现在的个税起征点是2000元。如果个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则原3000元应税工资额的人节省个税75元,5000元的人省150元,2万元的人省200元,8万元的人省350元;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则3000元工薪的人仍省75元,5000元工薪省325元,2万元工薪则可省1625元,8万工薪的人可省2800元;提到8000元,原3000元工资的人们仍省75元,5000元应税工资的人也仍省325元。由此可见
①个税起征点调得越高,对较低收入的人就开始失去意义
②个税起征点调得越高,就越使高收入的人受益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对低收入者没有意义
④个税起征点越低越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陋室铭》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安徽省和县生活时写下的千古名篇。该县县长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发言时,引用了其中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该县长的主要用意在于强调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
| B.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
| C.追求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
| D.走不出自我的人永远不会实现人生价值 |
下列古诗词或名言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国家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②“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也艰辛。”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直领诗情到碧霄”。
——人们的价值判断要受其主观因素的影响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有人认为,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京剧、西班牙的斗牛之类的民族文化是真正存在的文化,所谓世界文化不过是一种思维抽象的产物,事实上并不存在。这种观点错误在于
①将事物共性视同于事物的个性 ②将普遍性与特殊性割裂开来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把个别的存在当作唯一存在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要保证“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2011年既要控通胀又要稳增长。因而,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既要着眼稳增长、调结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要着眼控通胀,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松一稳”调控组合,主要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解决矛盾
③兼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④具体把握事物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