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将等体积的CH4和Cl2装入硬质大试管混合后,再将试管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 |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
| B |
向盛有溴水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苯 |
两试管中的水层都逐渐褪色 |
乙烯和苯都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
| C |
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
钠浮在无水乙醇表面,反应比钠在水中更剧烈 |
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强 |
| D |
取1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直接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4min |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
蔗糖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NO2、NH3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N2和H2O,则原混合气体中NO2、NH3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A.2:4:1 | B.1:1:1 | C.2:1:2 | D.1:4:3 |
N2和F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F3。NF3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NF3+H2O----NO+HNO3+HF(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中N的化合价为-3 |
| B.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 C.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D.NF3泄漏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 |
浓硫酸有吸水性 |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将NH3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 |
固体变红 |
氨气具有还原性 |
| D |
过量的SO2通入到含有少量NaOH的酚酞溶液中 |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SO2具有漂白性 |
(原创)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在过量的O2中燃烧:2H2S+O2 2H2O+2S |
| B.向稀HNO3中加入过量的铁:Fe+ 4H+ + NO3— ="=" Fe3+ + NO↑+2H2O |
| C.向氯化铝溶液滴加过量的氨水:Al3+ + 3NH3·H2O ="=" Al(OH) 3↓+3NH4+ |
| D.向稀NH4HS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NaOH溶液:NH4++OH-=NH3·H2O |
(原创)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NaOH溶液来检验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 |
| B.受NH4+检验方法的启发,可以通过将NO3—转化成NO的方式来检验 |
| C.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一定有SO42- |
| D.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