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知N2(g)+3H2(g)2NH3(g)△H=﹣92.4kJ•mo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放热92.4kJ |
B.N2(g)+3H2(g)![]() |
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
D.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为60% |
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反应的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
C.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无关 |
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ΔH=?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如上图表示,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 |
C.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 |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
已知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
B.v(NO2)=0.7 mol·L-1·min-1 |
C.v(N2)=0.4 mol·L-1·min-1 |
D.v(CO2)=1.1 mol·L-1·min-1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SO42-向铁电极移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 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Q1、Q2均为正值):
C(s)+O2(g) =CO(g) ΔH=-Q1 kJ·mol-1,C(s)+O2(g) =CO2(g) ΔH=-Q2 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Q1<Q2 |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
C.由1 mol C反应生成1 mol CO气体时放出Q1 kJ的热量 |
D.1 mol CO2气体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干冰具有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