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放眼远眺,从船边缓缓向后移动的群山,熟悉得如同自己手心的掌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阿里的山,这也是阿里成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缘由。
①它们也曾经是锋芒毕露的险峻、千姿百态的奇丽
②仿佛这是它们一成不变的模样
③现在,山顶的浑圆展现着群山历经的万年风霜,亿年沧桑
④然而我知道,在地壳残酷折叠,把特提斯海变成山峦的那一刻
⑤山脚下山体细胞的堆积则证实了高原的演变
⑥浑圆的山峦稳稳端坐在如象足般硕大的山脚上
A.①③⑥⑤②④ | B.①③⑤④⑥② | C.⑥①③⑤④② | D.⑥②④①③⑤ |
下列文言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 | B.何为其然也 |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比较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不同 |
C.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B.月出于东山之上当其欣于所遇 |
C.何为其然也铮铮然有京都之声 |
D.初为《霓裳》后《六幺》因为长句 |
下列句子中对“其”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致一也(代词,指代人们) |
B.既其出(助词,无实在意义) |
C.其孰能讥之乎(代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他们) |
下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群贤毕至(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4)舞幽壑之潜蛟(5)火尚足以明也(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使人听此凋朱颜(9)顺流而东也(10)侣鱼虾而友麋鹿(11)击空明兮溯流光(12)有泉侧出
A.(1)(6)(7)/(2)(5)(10)/(3)(9)/(4)(8)(11)/(12) |
B.(1)(3)(7)(9)/(2)(6)(11)/(5)(8)/(10)/(4)(11)(12) |
C.(1)(6)(7)(9)/(2)(11)/(3)(12)/(4)(8)/(5)/(10) |
D.(1)(7)(10)/(2)(5)(11)/(4)(8)/(6)(9)/(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