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列细胞工程技术培养出的新个体中,只具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胚胎移植
④动物核移植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 | D.④ |
右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
B.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 |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 |
马和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是64和62条。人们将马和驴杂交产生骡,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在农业上被广泛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和驴杂交产生骡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
B.人为杂交条件下,马和驴之间会发生基因交流 |
C.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是一个新的种群 |
D.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的变异来自于基因突变 |
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消化液名称 |
PH |
消化液成分 |
|
胃 |
胃液 |
1—2 |
胃液(HCl)胃蛋白酶(最适PH1.8左右) |
小肠 |
肠液、胆汁、胰液 |
7—8 |
NaHCO3,胆盐,多种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最适PH8.0左右)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与无机催化剂比较,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且需要适宜条件
C.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会随着胃的排空进入小肠,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将蛋白质分解
D.胃液中有大量的胃酸(HCl),它随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不会破坏小肠中酶的活性
有关生物科学发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译法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C.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
D.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下列与蛋白质有关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多聚体,它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 |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共同参与血浆蛋白的形成 |
C.蛋白质和氨基酸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
D.有些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自身合成,有些氨基酸则必须从外界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