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唐 • 杜牧
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宣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事王并州,俱为幕府吏。二府相去三百里,日夕闻涣思佽助并州,钜细合宜。后一年,某奉沈公命,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往来留京口。并州峭重,入幕多贤士,京口繁要,游客所聚,易生讥议,并州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涣思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不以为颛;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公事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某曰:“往年私约邢君可友,今真可友也。”
卢丞相商镇京口,涣思复以大理评事应府命。今吏部侍郎孔温业自中书舍人以重名为御史中丞,某以补阙为贺客,孔吏部曰:“中丞得以御史为重轻,补阙宜以所知相告。”某以涣思言,中丞曰:“我不素知,愿闻其为人。”某具以京口所见对。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会昌五年,涣思由户部员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与京师人事离阔,四五年矣,闻涣思出,大喜曰:“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问来人曰:“邢君何以为治?”曰:“急于束缚黠夷。冗事弊政,不以久远,必务尽根本。”某曰:“邢君去缙云日,稚老泣送于路,用此术也。”复问:“闲日何为?”曰:“时饮酒高歌极欢。”某曰:“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复问曰:“日食几何?”曰:“嗜彘肉,日再食。”某凡三致专书,曰:“《本草》言是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嗜之者必病风。”数月,涣思正握管,两手反去背,仆于地,竟日乃识人,果以风疾废。舟东下,次于睦,两扶相见,言涩不能拜。语及家事,曰:“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盖壮未期病,病未期死,今病必死,未死得至洛,幸矣,妻儿不能知矣。”
大中三年六月八日,卒于东都思恭里,年五十。
──《樊川文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日夕闻涣思助并州佽:帮助
B.急于束缚 夷黠:狡猾
C.言不能拜涩:苦涩
D.盖壮未病期:料想

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邢涣思“可友”的一组是(  )
①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 ②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 ③公事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 ④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⑤急于束缚黠夷 ⑥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

A.④⑤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洛阳一见邢涣思就认为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后来作者在宣州侍奉吏部沈公,邢涣思在京口侍奉王并州,都担任幕府中的小吏,相同的际遇使得他们终于成了好朋友。
B.京口繁华且地处要道,是商旅聚集的地方,王并州在那里任职,为人严厉,办事不合理的时候,一般听不进他幕府里诸多贤士的话,只有邢涣思是个例外。
C.孔温业在任御史中丞时,叫作者把所了解的人才推荐给他,作者推荐了邢涣思,并详细地把自己在京口知道的邢涣思的事告诉了他,没几天,朝廷就任命邢涣思为监察御史。
D.作者知道邢涣思一天吃两顿猪肉后,多次专门写信拿《神农本草经》上的话提醒他,说这种肉会让血脉不通,筋骨衰弱,加重风气病的症状,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
(2)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
(3)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沈括 《梦溪笔谈·晏殊不隐》
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值御试进士适:恰逢 B.及馆职为:担任
C.许臣僚择燕饮胜:名胜美景 D.执政莫所因谕:明白、理解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上谕之曰”中的“之”相同的是()

A.召之阙下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上面谕除授之意 D.无可为之

下列选项全都能体现出晏殊不隐的一项是()
①乞别命题②公语言质野③臣若有钱,亦须往④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⑤直以贫,无可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翻译下面句子
(1)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2)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州将廉知,俾人故窃其衣,亦不诉理,即召诘前盗衣者,俾还之。直绐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州将义之,赐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轻侠自任。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出刍粟给官军。补内黄镇将。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从行。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金二百两。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殿。谦即前奏:“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宋史•刘谦传》卷二百七十五)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问置:搁置
B.州将知廉:访查
C.即召前盎求者诘:责问
D.直云绐:告知

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毯.殴杀之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②以足疾求典郡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回家经商。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准备退位时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找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检察,高翰在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才免除他的罪过。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5分)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6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为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注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马彦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马彦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晋书·郭崇韬传》
注:继岌:即李继岌,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太子,是刘皇后的亲生儿子,当时被封为魏王。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材干称见:被
B.崇韬之,无异皇居第:等级
C.因与从袭等共之构:陷害
D.崇韬以为然遂:于是,就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
B.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
C.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就派马彦圭传圣旨处死了他。
D.破蜀后,郭崇韬就派遣使者招抚南诏的少数民族,想借此安抚他们,使他们归顺,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2)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伶官传序(节选)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每小题1分)
(1)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梁君臣之首()
(3)下沾襟()(4)逸豫可以身()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盛衰理尔其无忘乃父
B.庄宗受藏之于庙负前驱
C.后用兵意气之盛
D.盛锦囊而告成功

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这里连续用了9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3分)

翻译下列句子。(每句5分;共15分)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