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亲本,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如图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下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B.BC段DNA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
C.FG段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处于HI段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