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
D.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A、T、G、C、U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
C.图中仅①②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多样性
下列人体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项是()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 |
B.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 |
C.下丘脑、垂体和各内分泌腺间的联系 |
D.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来吸收葡萄糖 |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正常培养温度为25℃,为长翅),下列叙述正确的()
A.在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稳定遗传的 |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它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
将15N标记了的双链DNA分子移入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了3代后取样离心。已知15N-DNA比14N-DNA重。离心后的结果将是()
A.全中 | B.1/2轻,1/2中 | C.3/4轻,1/4中 | D.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