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
如下图是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含量相等 |
B.甲期细胞内含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
C.丁期细胞内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 |
D.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不相同 |
细胞在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三者数目比为2∶2∶0时,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间最可能为( )
A.间期或前期B.前期或中期
C.中期或后期D.后期或末期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元素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
如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②期与③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
B.④期的前一时间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
C.①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
D.③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 B.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
C.间期、后期、末期、后期 | D.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