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到中华书局,参加读者开放日活动。他强调,开卷有益、读书增智,阅读是一个国家精神发育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内容,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对我国“18~39岁的青年人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各年龄段青年人认为“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在85%以上,读书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1)请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说明“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的重要性。
(2)“读书越来越重要。”这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7日发布了关于2010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的公告。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 202亿元人民币,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
材料二: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尚排在世界百位之后,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农村仍然很落后,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显示,这说明了什么?
(2)请简要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看点众多,亮点纷呈。某校政治教师决定选取其中一个亮点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创新型国家】李克强总理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这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1)我国取得神舟十号遨游太空等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你为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4)请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合理化建议。
某校初三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组织了一次“地球需要你”主题探究活动。假如邀请你参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144个国家中的排名情况是:土地面积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10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07位;草地面积居世界第2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76位。
(1)你从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应坚持什么战略和国策?
材料三:活动快到尾声时,有的同学发出倡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吧!
(3)作为一位小国民,你能为一个“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
(1)你认为时间是什么呢?
(2)每一个人都应怜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你是如何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的?说说看。
材料一:
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实际增长8.1%。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有目共睹地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地区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摆脱“速爱情结”,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经济信息?
(2)请你运用九年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就“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