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项 目 |
资本投入量 |
人力投入量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化肥量 (千克/公顷) |
劳动力 (劳动日/公顷) |
粮食/耕地 (千克/公顷) |
粮食/化肥 (千克/千克) |
粮食/劳动日 (千克/日) |
|
全国平均 |
264.53 |
199.5 |
4377 |
16.55 |
21.94 |
西北省份 |
197.25 |
213.5 |
2833 |
15.75 |
13.86 |
西南省份 |
186.60 |
312.3 |
3979 |
21.44 |
12.69 |
东南省份 |
317.18 |
169.4 |
5665 |
18.61 |
36.56 |
东北和新疆 |
235.65 |
119.4 |
4908 |
21.78 |
42.25 |
下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最低的地区是
A.西北省份 | B.西南省份 |
C.东南省份 | D.东北和新疆 |
东南地区粮食单产最高,下列因素与之影响最小的是
A.水热状况 | B.劳动力数量 |
C.化肥投入量 | D.农业科技水平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连续两天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示区域西南气压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中心势力减弱 | B.气压中心势力增强 |
C.气压中心向东南移动 | D.气压中心向东北移动 |
关于A点风向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 B.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
C.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 D.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台田模式”是指当地在低洼处挖土成鱼塘,堆土成基台(台田)的一种常见耕作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 )
A.北京附近地势高,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 |
B.保定因为无河流补给,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 |
C.各城市中,衡水地下水埋藏深度是最浅的 |
D.唐山附近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
“台田模式”可改善当地的( )
A.海水倒灌问题 | B.土壤盐碱化问题 |
C.土地沙化问题 | D.水资源短缺问题 |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
图中海拔2100~3000米的高度为云杉林,主要成因为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
C.晴天多,热量充足 |
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
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
A.扩大灌溉范围 | B.降低河流落差 |
C.缩短航运里程 | D.避免洪涝灾害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温带气候类型 |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
C.甲海拔比乙低 |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于迎风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