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9年7月18日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第6号台风“莫拉菲”的中心今日17时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偏南方大约225千米的海面上,即22.0°N、116.7°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图甲)
(1)要监测台风“莫拉菲”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2)7月18日一艘正行驶在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图乙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帮助。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3)要完成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完成。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冬季气候特征是。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读图回答: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B.华山
C.长江三角洲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每空1分,共11分)读图,回答问题:
(1)K山脉名称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F山脉名称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A东侧________;西侧________;G东侧________;西侧________。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南侧________;北侧________。
(4)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_______。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其所在地区进行野外综合考察,下面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河中,流速较快的一条的流向为。a、b两地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2)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3)该小组同学在山上玩“躲猫猫”游戏,有两位同学分别站在a、c两地,如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阻挡,请问上述两位同学能否看见站在d处的同学?为什么?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a所示东北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三处河段中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河段;可能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河段。
(2)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黑钙土,图b中黑土与黑钙土的分布地区不同,造成这种分布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条件 | B.水分条件 |
C.地形地势 | D.土地利用 |
(3)图c中,水稻、小麦、玉米分布的位置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上述粮食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_农业。
(4)东北大米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东北地区已普遍停止开垦荒地,并有计划地退耕还林、
还草、还湿地。简述东北的平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