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假设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D.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大

该水库周边地区大量栽培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油橄榄。请分析该水库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A.南纬25°~35°的大陆东岸
B.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D.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鄂西北某山区的两个乡由于海拔高,农民种的主粮玉米秋天不等完全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玉米就能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21~22题。
以前造成此山区两个乡玉米不能成熟的直接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市场

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增加了()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肥力

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右 图(图7)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1线 B.AC曲线
C.AB曲线 D.AD曲线

下图(图6)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17-18题。

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30年间该地城市化水平(  )

A.大幅度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