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上正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地球即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点(近日、远日)附近。
(3)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度;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4)此日,N点的夜长是        小时,D点的昼长是           小时。
(5)图示季节,东亚盛行________(方向)季风,河流径流量较________(大、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丁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 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地。

读我国10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处为 气压中心(写出具体名称),主要是 (动力或热力)因素形成的。
(2)若甲、乙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B为 气压(填“高”或“低”);其中甲为 锋(填“冷”或“暖”), 其中乙为 锋(填“冷”或“暖”);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 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 地。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 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小时。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4)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昼长最长的是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