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泰山上的所有蒲公英
②东平湖的全部生物
③华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凤凰山上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③④① | D.①②④ |
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 |
都是真核生物 |
B. |
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
| C.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D. |
都具有核糖体 |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在清水和 蔗糖溶液中处于稳定状态的细胞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图1,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 |
| B. |
图1,细胞壁限制过多的水进入细胞 |
| C. |
图2,细胞失去的水分子是自由水 |
| D. |
与图1相比,图2中细胞液浓度小 |
动物细胞培养基一般呈淡红色。某次实验时,调控pH的 耗尽,培养基转为黄色。由此推断使培养基呈淡红色的是( )
| A. |
必需氨基酸 |
B. |
抗生素 |
C. |
酸碱指示剂 |
D. |
血清 |
近年来,北京建设了许多大型湿地公园,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作用。以下关于湿地公园生态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调蓄洪水,减缓水旱灾害 |
B. |
改变温带季风气候 |
| C. |
自然净化污水 |
D. |
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
塞罕坝曾森林茂密,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破坏而逐渐变成荒原。上世纪60年代以来,林业工人不断努力,种植了华北落叶松等多种树木,如今已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成为人类改善自然环境的典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塞罕坝造林经验可推广到各类荒原的治理,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
| B. |
植树造林时要尽量种植多种树木,以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 C. |
塞罕坝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进程和方向 |
| D. |
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现在塞罕坝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