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图2和图3可以证明___________是胚芽鞘生长不可缺少的部位。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
(2)为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请补充完成设计实验。
实验用品: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同龄、生长正常、长势相同的烟草,剪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剪刀剪去乙、丙的顶芽,甲、丁保留顶芽。
②对乙不再处理,对丙应做得处理是在剪去顶芽后的切口处放置 。
③预计乙的生长情况是 ;丙的生长情况是 。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丙的生长情况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不是羊毛脂的作用,则应对丁做的处理是 。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略。
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⑥的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①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构成。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广大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可选图中(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环节是。此种育种方法称为。
(3)现有小麦品种产量较低,科学工作者欲获得高产性状,应该选择图中(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
(4)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则每个染色体组有条染色体。
下图是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性(雄、雌)。
(2)甲、乙、丙三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3)甲图中此时有个四分体 ,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对,丙图中有个染色体组。
(4)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
(5)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条。
(6)这三个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亲本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均相同。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a来表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白花×白花 |
0 |
82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13 |
(1)根据组合可判断出花为显性性状,因为。
(2)组合一中亲本紫花基因型为,F1中的白花基因型为。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
象称为。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下表为无土栽培时所用的一种非完全培养液的主要配方,试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每1000ml蒸馏水中加入:
成分 |
KH2PO4 |
KNO3 |
Ca(NO3)2 |
MgSO4 |
含量 |
0.2g |
1.0g |
1.0g |
0.4g |
(1)该培养液中所含的元素不是矿质元素,属于能被植物再度利用的大量元素。
(2)该培养液中的元素是以形式被植物细胞吸收的,这种吸收方式主要是
过程。
(3)该培养液的浓度一般不会高于植物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浓度。如果培养液的浓度过高,植物则不能生长,甚至死亡,这种结果的原因:
。
(4)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番茄,他们按照番茄对矿质养料的需求配置了标准的营养液,然后将番茄苗置入其中静置培养,培养过程中又及时添加营养液。第一周番茄苗长势正常,第二周却出现了缺素症,同学们分析了原因,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第三周,番茄苗却出现了萎蔫现象。
①第二周,番茄苗出现缺素症的主要原因:
;同学们的补救措施:。
②第三周,番茄苗出现萎蔫现象的原因:;
最简单的补救措施:。
(5)如果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番茄一段时间后,其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