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光亮”来自( )
A.中共十二大 |
B.中共十三大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 B.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 D.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 B.“籼型杂交水稻” | C.“两弹一星” | D.“863”计划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C.越南战争的胜利结束 |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