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A.雅尔塔会议 | B.波茨坦会议 |
C.《联合国家宣言》 | D.中共七大 |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B.德国闪击波兰 |
C.英法对德宣战 |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美国采取措施,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它的经济的一枝独秀和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一名记者从该国回去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词。文中的“某国”应该是
A.苏联 | B.波兰 |
C.印度 | D.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