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丁>丙 | B.海拔:丙>丁>甲>乙 |
C.密度:乙>甲>丁>丙 | D.气压:甲>乙>丙>丁 |
此时,图中M地吹 (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我国四个不同区域(海南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计表。”读表后回答:
A |
B |
C |
D |
|||||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1 |
15 |
11 |
-16 |
1 |
-3.2 |
3.3 |
-20 |
2 |
4 |
25 |
45 |
5 |
8 |
13.7 |
43.2 |
0 |
25 |
7 |
28 |
222 |
25 |
40 |
27.3 |
247.3 |
22 |
151 |
10 |
23 |
182 |
5 |
6 |
14.4 |
26.2 |
5 |
25 |
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
A.海南岛、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
B.西北内陆、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
C.东北平原、海南岛、黄淮地区、西北内陆
D.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海南岛
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
C.四季如春 D.全年四季分明
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A.靠近海洋 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
C.季风影响强烈 D.高压控制
D区域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资源
A.热量 B.水分 C.土地 D.技术
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①上海市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
⑤亚寒带针叶林⑥鼎湖山旅游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③⑤⑥ | D.①③⑤⑥ |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
图12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下列有关自然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自然带受风带、洋流、地形共同作用而成 |
B.甲、戊自然带东西宽度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
C.丁、己自然带分布面积狭小,主要受海陆分布限制 |
D.甲、乙、丙三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
假如澳大利亚大陆向北漂移10个纬度
A.甲、乙两自然带范围将扩大 | B.丁、己两自然带将消失 |
C.丙自然带将演替为戊自然带 | D.自然带类型将更加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