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2分)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此时,a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时。(4分)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 年5 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
(2)图中A 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A 地区城镇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4)根据A 地区的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推测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图所示,根据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阶段Ⅱ成果: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发展种植业最为不利区位因素是 。
(2)分析该区域工业特征及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3)分析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要停止对该平原开发而建立自然保护区?
(4)请为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2 条合理化建议。
如图所示国家面积约4.7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5 万,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72%。据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简述内外力作用对图中地区地貌发育的影响。
(2)图中北部山地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3)图中国家为增加经济收入,加快林木采伐并出口,这样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4)图中国家为改善交通面貌,发展交通,应优先发展________,因为________。
下图所示地区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
(2)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
(4)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试分析改良措施?
下图所示区域在28°S 附近,L 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 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 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 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简述洋流L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