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保持静止
B.B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F
C.A、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D.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气(设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为n1,n2,n3,n4,n5,n6的6种光,且n1<n2<n3<n4<n5<n6,则E等于:
| A.hn1 | B.hn6 |
| C.h(n6-n1) | D.h(n1+n2+n3+n4+n5+n6) |
一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A和B,以相同速度垂直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认为中子和质子的质量是相同的,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等于
| A.中子数之比 | B.核子数之比 |
| C.质子数之比 | D.以上都不对 |
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用的“靶”是金箔,这是由于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薄的金箔可以做到只有几十纳米厚.例如某金箔的厚度是80nm(1nm=10-9m),并认为其中的金原子是紧密排列的,那么α粒子在穿过这金箔的过程中,需要穿过的金原子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
|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有4条光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n=3、4、5、6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产生的,则
| A.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 |
| B.蓝色光谱线是氢原子从n=6或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 |
| C.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将产生紫外光. |
| D.若原子从n=6向n=2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n=6向n=3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可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装置示意图,A是α粒子源,F是铝箔,S为荧光屏.在容器中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由于
| A.α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
| B.α粒子从氮核里打出的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
| C.α粒子从F上打出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
| D.粒子源中放出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