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公地悲剧”理论对我们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
①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
②建立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③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员。国务院重奖科技人员,履行的国家职能是
A.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 | B.政治职能 |
C.文化职能 | |
D.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完善”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性,后者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局限性 |
B.前者提出长远的奋斗目标,后者是眼前的现实 |
C.前者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后者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有一个发展过程 |
D.后者否定了前者,二者互相矛盾 |
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①经济实力大小 ②国际地位高低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④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国家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保护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国家的
A.统治属性 | B.阶级属性 | C.主权属性 | D.社会属性 |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①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②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