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
先用同位素14C标记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含有12C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 B.(2n-1):l | C.(2n-1):2 | D.(2n-1):1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D.两条链上的碱基![]() ![]() |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② | B.子二代DNA应为① |
C.子三代DNA应为④ | D.亲代的DNA应为⑤ |
在体外进行DNA复制的实验,向试管中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 |
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 |
C.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的体内条件 |
D.能生成DNA,因为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
如图所示为一个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