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为民众提供了利益诉求的渠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状。究其原因有:判后执行难造成的法律打白条;行政干预情况依然存在;司法不公以及缠访闹访获得的“高额回报”的“激励”作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立法机关要科学民主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②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履行义务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
④政府要依法行政,减少对司法的干预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志愿者通过参加世博会的服务和组织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自身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①天生的,与生俱来的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 |
| 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
2010年6月8日,我国约960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场外约960万个家庭希望通过高考让“孩子”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份好工作。而美国人则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中美两国对待高考态度的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
| B.一定的文化环境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
|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 |
|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2010年3月16日—31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展出。回答下列问题。本次展览通过图片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说明:()
| A.只要参加展览就能学习先进精神 |
|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 C.载人航天精神只能通过图片展的形式展现 |
| 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这里的航天精神是:()
①文化②人类所特有的现象③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永恒不变的;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