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
C.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国侵略和近代文明 |
D.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
有一位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了以下一些连线,其中正确的有()
A.第一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
B.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占台湾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
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
①《天朝田亩制度》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B.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
A.封建君主制 | B.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
C.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