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中国人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的世纪,它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个探索阶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在体制内所主导的,旨在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一再挫败,因而体制外的被统治阶级才不得已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职责……采取的手段也日益激烈和彻底,即从体制内的"自强"运动到对体制本身的改良,再到暴力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中国史学汇编》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民主政治建设……1940年毛泽东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后,他就把陕甘宁边区做为一个“试验区”,明确指出:“边区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方向。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也说:“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边区。”
——《中国人大》
材料三: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途径,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央社会主义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先后在“体制”内外进行尝试
(2)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尝试活动,用史实概括
(3)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探索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实践(6分)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几个阶段中的重大贡献。
(6)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古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孟子 |
“仁则荣,不仁则辱” |
材料二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称赞儒家政治:“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材料二 陈独秀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与旧文学。
材料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界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领导们是如何运用西方文化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没有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没有拥有奴隶群。
——《野鬼:千古一帝----秦始皇》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与周王朝体制相比,材料中 “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什么?其历史进步性怎样?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材料三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英国政治制度“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因何在?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民主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如果你到美国华盛顿旅游,便会看到眼前三大建筑物。
(1)结合所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为“后世追求民主”提供了哪些智慧?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等人没有照搬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制定了新的体制。请你结合上面三大建筑物所承载的政治功能,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l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材料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卷十八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