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核心是( )
A.工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C.超越美国并称霸世界 | D.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 |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
1830 |
1860 |
1880 |
1900 |
|
欧洲 |
28.0 |
34.1 |
53.6 |
62.0 |
63.0 |
中国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 |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
B.生产技术的革命 |
C.生产方式的革命 |
D.社会关系的革命 |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