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 )
A.近代民族企业 | B.八年抗战 |
C.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 D.实业救国思想 |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下列说法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表述不正确的有
A.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
B.它确立于秦朝,汉至元不断发展,明清强化。 |
C.其核心是皇权至上,它贯穿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 |
D.明清时期治理国家积极作用明显大于消极作用,它使中国更加富强 |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