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基于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措施是( )
| A.颁布《土地法令》 |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 D.建立集体农庄 |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
| A.推翻满清政府 | B.支持革命事业 |
|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 D.实业救国 |
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到一个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剧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A.陈寿亭出身低贱地位低下 |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
| C.尔虞我诈的商场游戏规则 | D.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
| 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 D.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① 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 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 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 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
A.① 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
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